资讯中心

首页 资讯中心 正文

从“寂寞”到“繁华”,光子企业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硬科技有点意思

来源 :必赢电子游戏网站  [2021-07-02 12:10:49]

2021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峰会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峰会由7321必赢app下载硬科技创新研究院、光子产业先导创新中心、光电子先导院、西科控股、必赢电子游戏网站联合承办。圆桌论坛环节,邀请多位在光子领域深耕的嘉宾面向“光子时代来临,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话题展开了热烈且深入地交流与讨论。

 

 

圆桌主持:

鲲游光电创始人  林  涛

圆桌嘉宾:

复享光学创始人  殷海玮

西湖未来智造创始人  周南嘉

本源量子总经理  张  辉

炬光科技汽车事业部创始人、副总经理  李  勇

源杰半导体常务副总经理  陈文君

 

以下为嘉宾讨论实录:

 

01

嘉宾自我介绍

 

林涛:我叫林涛,本次论坛主持人,鲲游光电是专注于微光学、光集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公司由国际国内光电子领域顶级学者、多年光电产业经验的行业资深人员组成。我们公司就是做晶圆级光学、微纳光学等方面的产业化,我们目前的产品一方面在手机3D成像,另外在AI、VR光波导显示有所涉足。下面请几位嘉宾,每人一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自己。

 

殷海玮:光子产业很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去设计器件,我们要去设计性能良好的器件,要先提出“问题”然后找“答案”。我们做的是从器件的一些光电的特性,反过来推测材料和器件的特征。这个就有点像我要从“答案”去猜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很难,相比于器件设计是一个逆过程。它有哪些应用场景?一个是半导体制造的检测,包括了集成电路还有光电子、光子芯片的一些制造。另外一个,就是像生物、生命科学一些问题的检测。目前的话,无论是集成电路还有光电子领域,整个产业结构最上层是应用,做应用是最多的,中间是制造,最下面是设备和材料,制造设备和材料的一些公司。我们公司就在产业下面最尖端的一个位置,目前我们牢牢占据了光谱分析的模组,以及给一些AR眼镜提供一些系统,未来伴随产业的发展,我们公司应该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感谢各位!

 

西湖未来智造创始人  周南嘉

 

周南嘉:大家好,我的团队主要是做微米级的增材制造,也就是3D打印,我们做底层技术以及材料,在光电芯片、对新技术、对新型的加工技术和材料领域,我们有全新的加工工艺,一方面针对现在的微纳加工,对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领域,比如说微米级的加工工艺,我们希望直接替代掉,现在可以做到1到2微米级的,我们已经是比较成熟了。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三维集成、混合封装,我们技术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尤其是传统工艺非常难以实现的三维结构方面。我们团队自己做设备,我们现在也研发了国际上第一台微米级的电子级3D的加工打印机。另外,我们也在做材料,主流材料都是像贵重金属、金、银、铜之类的,包括一些光波导材料等等。

 

张辉:我们公司是院士孵化出来的团队,团队大多来自7321必赢app下载大。我用三个词形容我们团队:

 

第一个叫恒心,我们从2003、2004年聚焦量子计算,项目从最初无人问津到现在被广泛讨论,对于未来发展,未来20、30年,我们持续聚焦在为国人造可用的量子计算机这件事情上。

 

第二个词是决心,我们2017年成立,我们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对标着IBM和英特尔的巨头,这是两个创始人对我们的要求。

 

第三个,就是信心,三年多的时间,在专业排行榜上我们代表中国跻身到全球第七位,在我们前面就是谷歌、IBM、英特。我们非常有信心代表中国,希望中国有越来越多量子计算产业的伙伴,我们一起共同努力。

 

炬光科技汽车事业部创始人、

副总经理  李  勇

 

李勇:我们公司2007年由刘兴胜博士和西安光机所合作成立,早期主要是从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发和生产,填补了国内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空白,产品可以应用于很多不同的工业领域。2017年我们收购了德国LIMO公司,进入微光学领域,从“产生光子”进入到“调控光子”,同时加强了“光子应用解决方案”的能力。我们目前在全球有西安、德国多特蒙德、东莞、海宁四个基地和工厂,总部设在西安。我们已经进入到汽车激光雷达、半导体制造、显示面板制造等等诸多新兴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激光和光学公司。我们也是光子产业在陕西有代表性的一个企业。我加入公司近八年时间,没有参与公司从0到1的创业前几年,但参与和有幸贡献了公司从1到100的快速发展期。因此我今天在这几个圆桌的初创企业里,可以说是代表了快速成长期的这个阶段。

 

陈文君:源杰半导体是陕西土生土长的芯片公司,我们在陕西有自己的晶圆厂,有自己的芯片工厂,目前公司有400多位同事,产品主要是面向宽带接入、无线通讯和数据中心市场,公司每年单模激光器发货已经接近5千万支,这个数量还在保持逐年增长。

 

02

挑战和机遇并存

 

林涛:参会嘉宾的企业有的早期有后期一点的,在目前变化的市场,特别是光子这个行当大家特别感兴趣,想问一下各个企业家,大家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源杰半导体常务副总经理  陈文君

 

陈文君:挑战和机遇,我先讲一讲机遇,随着智能手机和大数据应用的普及,人类活动每天产生的数据流量都在突破新高,这也带来了我们光子产业的发展机遇,需求推动硬件加速的迭代,我们的客户需要更高的带宽,接口光模块技术也在加速迭代。那么,对我们光芯片来讲,也需要跟上技术迭代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机会,从早期的2.5G到10G端口,到今天的400G,800G和1.6T光端口,看到了光芯片很多新的技术方向,有硅光的,还有EML和DML,一些新的技术瓶颈也在不断地突破,这些都是新的机遇带来新的市场,也会带来新的竞争门槛;我想在光子领域已经有先发优势的企业,需要更多思考怎么抓住这些发展契机,怎么把这些新机会变成实际的产值,带来公司的一个发展。

 

挑战就是这么多选择也让企业晃花了眼,每个企业在重要关口做选择的时候,需要冷静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企业在某一个赛道打开局面了,企业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有一个加速的发展的过程,这个时候管理层的意识和公司人才梯度储备能不能跟上公司的发展,这个是我们值得警惕和思考的。

 

李勇:源杰陈总的这个总结我比较认同。当前时代背景下高科技创新类公司面临的机遇其实是类似的,我们看到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国家和社会对企业的期待,以及快速增长的客户和应用的推动,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发展机遇。

 

那我们的挑战是什么?就是在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下,在这个行业的快速变革中,我们怎么作为一个成长期的高科技公司,我们不说初创期,因为初创期的挑战还不大一样,我们怎么快速调整我们的管理、我们的研发投资、我们的业务布局、我们的团队,来适应这个市场和产业的变化,我们认为这是作为一个成长期,到了一定规模以后最普遍的一个挑战。

 

具体我举一个例子,在2016年前我们做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后来合并了德国LIMO的产品和业务,到2017年,我们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两个巨大的机遇,一个就是手机,光子行业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也就是手机里面开始用激光器,这是2017年发生的一个大的变化。

 

第二个是激光雷达逐渐成为一个主要赛道,由一个初创类的技术领域变成一个引领行业变革的主赛道。我们当时作为四五百人的公司,不太可能两个都拿下,我们对市场的响应、对新技术的突破,都不足以支撑两个战略市场同时突破,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战略决策,首先专注汽车行业。相比之下大家普遍认为手机是“快钱”,汽车是“慢钱”,但是汽车是百年的生意,一旦做成了是可以维持多年的生意,这符合我们长期 主义的业务逻辑。同时,手机要求是美分级别的元器件成本,汽车雷达至少给了你几十美金的空间。我们认为做激光雷达属于高技术、高投入、同时也高回报的方向,这是我们优先投入的,这个市场我们相对有先发优势,因此做了决定之后我们迅速调整我们的管理团队,首先将不那么有增长前景的产品方向、市场方向做出取舍,将这些团队融入新的开发方向,同时快速补充团队力量,从海外、省外纳入新的人才甚至是管理团队,再一个就是把我们研发经费向战略市场投资。2019年我们的投入初见成效,正式成立了汽车事业部,从组织结构上确认了了我们战略方向就是汽车方向,这个挑战,迄今为止我觉得我们还是比较成功的,这个经验会被很多初创企业可以学习到的。

 

再一个,就是如果在成长期太多地分散自己的精力,比如说我选择了汽车,又做手机,又做智能城市,又做光通信,可能是什么都做不好,怎么去平衡这个,其实源杰陈总刚才也提到了,怎么避免被机遇晃花了眼,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挑战。

 

张辉:首先,量子两个字本身就是非常大的挑战,近几年量子开始进入了大家视野,大家尝试去了解和理解它,这个过程其实非常困难。但是依然有很大一个挑战在于对量子的理解,不仅公众不懂,我们的政府人员不懂,我们的投资人不懂,甚至我们的员工。非常感谢必赢电子游戏网站2018年就投了我们公司,支撑我们团队快速往前跑。

 

然后机遇也是并存的,近两年我明显感受到,国际上量子的热度特别强,整个国家从我们的总书记开始,都一直在倡导量子作为一门科学,要努力去推动它。量子是一门很严谨的科学,近几年最大的机遇就是国家风气上来了。现在我们在做B轮融资,机构都在抢份额。我们早5年、10年都不可能有这个生存条件,今天国家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公司未来5年可能是一个亏钱的公司,但是有很好的机会得到投资人、得到政府的支持,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总书记也讲量子工作者工作在无人区的地方,但是我们有信心努力往前走,我们相信量子有一天会造福所有的人类。

 

周南嘉:我们其实到现在也就一年的时间,现在差不多第二轮融资快结束了,然后从技术层面来说,我刚才也说了几点,主要是从光电子行业下一代的发展趋势,它对新技术的渴求、传统加工能力受到的一些局限,比如说平面微纳加工工艺,加工出来的器件满足不了特定的需求,尤其在光电混合封装方面,比如说你的这个要求跟电子器件不一样,从我们这个公司来说,我们已经在布局光学封装这个行业,用一个增材的技术去取代减材的加工方案,完全可以实现光波导的方案,我们已经跟一些企业、一些高校逐步开展合作,我相信这也是我们企业遇到的一个很好的机遇。

 

那么,从挑战来说,既然是一个新技术,从我们自己内部的一个技术积累上面,怎么样可以快速地推出,能够完全做到产业化,可以符合我们客户需求的产品,另外,就是从客户的角度,我相信大家对于一些新技术,都会持非常多保留的意见,其实我们跟企业合作的情况,基本上也是喜忧参半,有一些我们遇到的比较好的客户,给我们非常多的时间和机会,让我们去尝试,非常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也有一些客户觉得试了一、两次,测出来损耗比较大,他们马上就会改别的方案,这个从商业的角度我们也完全理解,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因为不可能大家永远都是采用一种技术在做所有的未来的光电子器件,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跟大家合作,谢谢!

 

殷海玮:光子产业的春天来了,我自己来自复旦做光子晶体、光子超材料的团队,在国内我们以前的团队也是比较早接触这个领域的团队之一。我分享一个小故事,我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见到我导师的时候,他很兴奋给我讲“光怎么取代电”,很多次他一直给我们讲,我们知道十几年、20年以来科学界在做各种研究,但是光子产业的春天没有来,这两年确实来了,国内很多企业做相关的事情,做科研的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为我们今天铺了很多道路。

 

因为集成电路太厉害了,具体来说是摩尔定律太厉害了。摩尔定律推动了集成电路产业一代、一代往前发展,推到今天在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上,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我们知道摩尔定律在未来3至5年可能真的快到头了。即使集成电路发展到3纳米、2纳米,现在还有1纳米的技术了,现在用电的技术,还是用电子集体的特性,我们用集成电路的特性用的是电流的特性。但是光子很厉害,我们可以控制单个光子的状态,我们可以控制光的频率、偏振、相位,这都是非常厉害的。比如把光子相位调控好,马上可以产生激光这么一个重大的应用。

 

其实,我们今天也是面对很大的机遇,我们一直在研究光里面有哪些特性,我们讲光谱学就是把光里面的信息抓出来,然后为产业做服务,这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为什么?因为我们以前讲集成电路所有的企业,不管是做设计,还是制造,有一个摩尔定律的指导是幸福的,只要成本更低、发展够快就可以了。光子产业小的赛道非常多,我们找不到这样一个定律,这也是困扰我们的事情。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公司这两年做了一些事情,还是更好的布局,首先我们把光里面所有的特征,形成了“深度光谱”的技术平台,所谓深度光谱就是把光的偏振、频率、相位怎么检测,我们全部弄好。所谓深度,从问题猜答案是非常难的事情,必须要借助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的技术,我们把这个东西归纳为深度光谱的技术平台,我们用这样一个技术平台面对今天碰到的各类问题,包括光电子芯片制造的问题,包括光子的一些问题,甚至包括集成电路里面很多、很多的问题。然后能更好面对这样一个挑战,这是我给大家的分享。

 

03

应对挑战,发掘光子产业红利

 

林涛:我们能看到产业的政策、人才、资本、国内协同需求等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作为企业应当如何积极应对,并利用好外部有利条件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殷海玮:我觉得现在真的外部条件非常好,我的认识是两点。

 

第一点积极响应国内大循环,因为今天这个机遇是很难得,非常、非常难得,今天面对“卡脖子”的问题,他们在面向国产厂商极大的压缩验证周期,并且在国家层面推一些保险,万一设备上出问题,产生的责任很重大,由保险公司理赔。我们看到国内产业链从上到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协同。在光子产业创业的企业,要应对这样的国内大循环。

 

第二个,就是要应对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我们不管做哪个领域,还要关注到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为什么?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跟传统集成电路不一样,因为那是西方人60年前搞的,我们落后了60年,实际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做的,我们同时面对这里面的问题,未来不会被“卡脖子”,而且会更早地享受这个产业的红利,谢谢!

 

周南嘉:我也讲两点:首先,我是2018年回国,我先讲一讲,我觉得国内外的一个很大的区别,主要是电子行业在国内,尤其是我们主要涉及到封装行业的,整个产业链跟美国相比实在是太发达了,包括像封装行业的这些人才,我当时在美国也是想搞今天我这样的一个公司,但是我现在发现回国的机遇肯定是非常正确的,不管从资本、从人才、从产业链端,要发展制造业很明确,很明确未来就是在中国。

第二点,我从2018年开始,在国内到处考察,很多企业家说5年前大家都不太关注新技术,大家都知道这个行业再发展下去,都有危机感,如果不走在别人前面是会被别人淘汰的,比如说我们现在跟国内一些客户合作的过程中,也抓住了这样一个机遇,对新技术的渴望,然后我们很快地根据客户的产品需求、结合我们的新技术,开发产品。我们最近花了半年时间,有两款光电领域的产品,就已经实现了,超过像我们国外一些竞争对手生产的产品,也是希望将来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能够符合国内集成电路行业转型的需求,用新技术去弥补或者去解决国内的一些“卡脖子”问题。谢谢!

 

本源量子总经理  张  辉

 

张辉:我把外部的资金、政府的政策、国家的政策都介绍了,其实都是对中国量子计算非常好的一个时间点,我再补充两点。

 

第一个,我们在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今天大会的主题是“硬科技自立自强”,这就是量子产业方向上体现得非常合适的一个局面。所以,这是我觉得非常好的一个时间点,包括今天IBM、谷歌他们有全球的量子计算的产业联盟,有上百家巨头企业都在讨论量子计算领域在各个产业如何应用,但其中没有中国企业的影子,我们可以带着国内企业一起做量子计算。这给了我们公司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们跟金融、生物制药等国内巨头合作,也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时间和窗口,让我们有机会去追。

 

第二点,在今天这个时间点,量子计算机一定是一个工具,今天我们用的手机、笔记本等是解决人类的很多问题,不应把量子计算停留在论文上,我们希望尽快把它工程化实现出来,未来我们将把中国第一台量子计算机搭建起来,对标谷歌和IBM,差距他们两、三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给国内用户提供相应的量子计算的服务。

 

李勇:国际上的战略较量可以说给相关产业创造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市场机遇,我们作为一个在成长期的公司,也可以看到这个趋势。我们公司从成立起就重点拓展海外市场,以前海外市场占到我们销售收入的甚至达到60%,在过去一、两年国内销售占比逐渐提高,今年国内市场产生的收入可能会超过海外市场。这是国内市场增长的潜力。今天我想再讲一点不一样的声音,一方面大家都注意到了国内政策和产业带来的机遇,但同时也提醒光子产业的同仁,也不要因此就轻视这个国际市场。我们目前面临的这个国内市场还主要是国产化替代、国产化应用,是快速被产生、被激发的一个市场,但有些大的创新和大趋势,很多时候还是来自于一些国际领先企业,尤其是对于上游元器件企业而言,还是要重视国际上领先企业带来的趋势引领,多与国际领先企业交流与合作。希望我们光子产业的上游器件级、原材料级别的厂家,不只停留在国内大循环上,国内大循环是我们的主导没有问题,但同时也要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和客户,你拿到国际领先企业客户的需求,拿到客户牵引性的规格要求,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市场和技术的期待,可以牵引你的技术路线图,也同时可以促进我们国内的大循环。因此在各位初创企业享受国内政策红利和战略红利的同时,一定要主动投入国外市场,保持开放心态,与国际一流企业建立联系,这是我的一个建议,谢谢!

 

陈文君:李总的分享很精彩,源杰的业务构成与李总公司不太一样,源杰大部分客户在国内,我们比较重视国产替代,我们激光器的销售也大部分在国内,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也启动了与海外一线厂家的一些合作。目前作为发展中的企业来说,源杰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血能力,公司也盈利了,也积累了一些资源拓展新的产业,当然现阶段公司也有看到一些问题,例如陕西本地人才,特别是中高端人才的引进,对公司来讲比较关键,希望得到政府和同行的一些支持。今天国内对芯片产品的这个政策环境特别好,源杰期望在这个时候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抱资本市场,未来实现全球的布局,包括海外的布局,包括新的领域,像汽车、消费类领域。我们每个人的精力、经验是有限的,我们专注做自己的事情,看到这么多机会怎么办?我们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收购也好、兼并也好、引入也好,可以利用我们现有的研发平台、生产平台,作出更多的产品,覆盖更多的行业。谢谢!

 04

面对企业发展的经验

把握光子产业最好的时代

 

林涛:从创业者的角度,谈谈公司发展以来最深刻的教训或者经验是什么?

 

殷海玮:我记得我第一次跟米磊博士见面的时候,他对光谱的理解是,光谱是一个很泛在的技术,但是没有一个大市场。复享找到了一个大市场。

 

我们公司是从0开始,头几年很艰难。开始我们低价跟别人竞争,3至5年的时候,我放弃了这样一个想法,因为一开始小企业都是野蛮生长,那个时候我觉得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你做不成一家好的企业。我们得在技术上开始沉淀,第二个引入一些体系化管理的制度,因为你面对的需求很复杂。5年前,在公司不大的时候我们就引入了集成产品开发的理念,没有严格的流程,但是理念引入了,尤其是引入了项目管理的经验。你在不断面对一些小市场的时候,按照项目的方式呈现技术,并且每个项目做完之后价值可以不断复用,这个就像必赢电子游戏网站讲的同频共振,不断把好的东西萃取出来,为下面去服务。

 

我觉得一个小企业可以存活下来是不容易的,其实都是在野蛮生长和结构化治理两个极端摇摆,最后小企业可以成长,能够活下去,一定在野蛮生长和结构化治理之间找到一条中庸之道,小企业要正好地整理自己的技术,引入一些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不要野蛮生长,这是我分享的一点经验。

 

周南嘉:相比各位前辈,我们更加早期,现在在野蛮生长的状态中。从我自己的经验教训来说,最主要还是对公司整体的定位,我们是做技术的,即用3D打印技术解决电子、光电子产品的方案。经常有人问我们做什么产品,其实我们一开始也花了半年去寻找,我们跟很多企业去讨论怎么样帮助他们做产品,然后到我们公司就开始去打样,用我们早期不成熟的技术慢慢地在推,有时候可以说是体力劳动为主,大家都非常、非常累。

 

到了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们大概做了一个比较大的改变,我就决定我们需要从底层技术做起,我们不需要跟着产品去走、跟着项目去走,我们后来发现其实技术的一些底层、根本的问题都是共通的,我们不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比如说我们怎么做到纳米级的加工精度,比如一些自动化的产品的加工能力,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不可能做产品的。

 

同时,我们以光刻机为例,做光刻机的人,不可能同时做研发,还做产品,我们是做3D打印机的,希望把我们的产品做扎实了,让大家好用就可以了,而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做。

 

张辉:我对量子感受最深的,我们不仅是一个硬科技的企业,我们更多承担着一个布道者的角色。今天我们自己的公司还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在做教育,在做我们的展厅。我们的展厅每周要接待很多的小朋友,现在小学生、中学生反而更容易接受量子的观点。但是我今天告诉很多大人的时候,告诉很聪明的企业家、博士,他会问量子计算为什么是这样,他接受不了很多东西。首先,量子计算,我们感受很深的就是我们同时承担着科普、宣传。很重要的一个点,如果推到我刚才讲的量子产业上,最终量子计算机作为一个工具,绝对价值的就是用户,你有足够多的用户,你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公司、很伟大的公司。

 

李勇:我讲一点企业成长期的事,我们过去几年遇到巨大的教训是什么?

 

我们在2017年并购了一个德国的光子企业,并购完以后我们实际上在管理上有一个很大的教训。开始我们没有走并购后深度融合的路线,我们保留了原始的德国管理团队,让他们尽量留下来,在德国管好本地的团队,我们做了一些小的调整,但大的没有动,相对还是两个子公司在运作。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企业,也不能免俗地觉得海外公司管理肯定是比较优秀的。到2019年,我们发现德国公司财务、内控、企业的运营确实没有问题,记账很准,但团队的事业心、进取心离我们的目标的不是一星半点。比如说去德国看,销售员工都坐在办公室,我们不理解他们怎么都坐在办公室,他们说打电话就行了,你去客户那干吗,客户又不需要你拜访。有的客户需要一个和传统不一样的微透镜,德国公司就觉得我们没有做过这个,就直接拒绝掉。我们经过不算很成功的管理上的尝试,我们开始觉得德国需要不一样的管理思维才能快速发展,所以在2019年下决心更换了管理团队、销售团队,同时裁撤冗余员工,在美国、欧洲、亚洲招聘市场销售团队,把人力资源、财务统一在一起,德国成为我们一个真正的子部门、业务部门,而不是一个子公司。管理权收到西安以后,这才真正形成了合力,才做得更好,这是我们过去一、两年以来业务快速发展的其中一个原因。这个大刀阔斧的改变也带来很大的费用,造成我们2019年的大幅度亏损,这是我们成长期的一个教训。

 

这也衍生出给初创期光子企业的一个建议,我们中国公司在海外并购上,尤其是光子产业还是有比较大的机会的。今天我们不怎么讲海外并购,因为国际环境不大允许,但是这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们不是说我们不去做自己的自主研发和创新了,但如果在合适的时机,能去战略并购一些国际市场上细分领域优质的中小光子行业企业,跟国内自主开发的技术集成一起,形成集合和合力,这也是非常优秀的模式,对我们国家、对我们国内科技的发展一定不是一个坏事,初创的企业到了成长期,可以注意海外并购的机遇,当然要在合适的时机做这个事。

 

陈文君:我们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我想最困难是公司创立的时候,公司第一个产品怎么去落地,解决这个问题后,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新的困难,中间很多故事就不一一分享了;给后面做光芯片的业界同仁两个经验分享,如果你要做芯片产业:第一 要耐得住寂寞,至少3到5年的工艺积累;第二 就是买好的设备,一开始千万不要买太差的设备。

 

林涛: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总体来说,就像各位嘉宾来讲,对光子产业目前是最好的时代,希望大家共勉,利用内部外部更好的资源,为中国光子行业一起助力,再次感谢各位嘉宾,谢谢大家!